Manjaro安装配置小记

挂载点记录

因为使用的是120G固态+1T机械硬盘,固态里面还有windows系统,所以省吃俭用一共给Manjaro分配了32g空间在固态,130g左右在机械,根据鸟叔第四版(今年十月发布了!)以及FHS,以下是我的分配方案。

表格上半部分是ssd,下半部分是hdd

挂载点 容量 用途
/boot 500M 系统内核
/boot/efi 500M 多启动引导(使用了rEFInd)
/var 8G varible的意思,用来存放系统
/opt 8G 第三方应用
/ 16G 根目录,系统所在处
~~~ ~~~ ~~~~~~
/swap 16G 交换分区(看到也有使用swapfile)
/tmp 10G 临时文件
/home 100G home目录放置各种个人文档

额外补充

针对挂载点,额外补充一下一些发现:/usr目录下有一套/usr/bin, /usr/sbin, /usr/lib,根目录下也有一套/bin, /sbin, /lib。以前区别主要在于根目录下尤其是/bin的工具是一些基本的维护工具(比如cd, ls),现在没什么区别。

现在的linux发行版一般会用一个软link过去,防止删除了他们就凉了,也同时区分清楚(以免混淆这历史遗留问题)。但在ubuntu、debian等linux发行版上,他们都是分别独立存在的,而在arch这样的发行版上就直接使用了软链。

具体看下图,左边是manjaro(arch),右边则是腾讯云上的ubuntu-server。

原因的话引用一下知乎大佬的专栏:Linux 文件系统详解 | Linux 中国

/usr

/usr 目录是在 UNIX 早期用户的主目录所处的地方。然而,正如我们上面看到的,现在 /home是用户保存他们的东西的地方。如今,/usr 包含了大量目录,而这些目录又包含了应用程序、库、文档、壁纸、图标和许多其他需要应用程序和服务共享的内容。

你还可以在 /usr 目录下找到 binsbinlib 目录,它们与挂载到根目录下的那些有什么区别呢?现在的区别不是很大。在早期,/bin 目录(挂载在根目录下的)只会包含一些基本的命令,例如 lsmvrm ;这是一些在安装系统的时候就会预装的一些命令,用于维护系统的一个基本的命令。 而 /usr/bin 目录则包含了用户自己安装和用于工作的软件,例如文字处理器,浏览器和一些其他的软件。

但是许多现代的 Linux 发行版只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 /usr/bin 中,并让 /bin 指向 /usr/bin,以防彻底删除它会破坏某些东西。因此,Debian、Ubuntu 和 Mint 仍然保持 /bin/usr/bin (和 /sbin/usr/sbin )分离;其他的,比如 Arch 和它衍生版,只是有一个“真实”存储二进制程序的目录,/usr/bin,其余的任何 bin 目录是指向 /usr/bin` 的“假”目录。

不过这样就留下了一个潜在的问题,即如果安装arch或其衍生版把/usr单独分出来的时候,开机时会因为/usr还没挂载,而开机却需要读取/sbin/init,需要手动修复。具体可以看另一篇博客:manjaro (arch)安装完成后重启报错:Root device mounted successfully, but /sbin/init does not exist.


欢迎分享

码字不易,请我喝杯咖啡呗?